這次有幸參觀了柏格曼大師的影展,要感謝老師規定我們去看,否則我今生大概也不會再有柏格曼的電影的機會了吧。而此次我所看的是《處女之泉》和《野草莓》,這兩片闡述著不同的主題,但相對而言,《處女之泉》這部片給我的印象較《野草莓》為深刻。

  《處女之泉》故事內容大意是改編自13世紀的民俗詩謠,發生在一個純樸保守的農村中,天真美麗的少女艾琳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,從小備受疼愛與呵護,應父母的要求,她要送蠟燭去教堂。但沒有心防的少女在路上遇到意圖不軌的三個牧羊人,艾琳被強暴且殺害,陪同的女伴和年紀最小的牧羊人親眼看到無辜的生命慘遭殺害。當牧羊人們誤打誤撞借住在艾琳家,艾琳的父親得知真相,盛怒之下殺了他們為女兒報仇。

  這讓我想到漫畫《鋼之鍊金術師》中有個被神所背棄的民族,名為伊修瓦爾,他們終生信奉依修瓦拉神,卻依舊逃不開統治階層單方面的屠殺行為,被稱為被神被棄的民族。在電影《處女之泉》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,少女艾琳接受父母之託前往教堂送蠟燭,從小備受父母親寵愛的她,個性單純,對於人性,總是抱持著天真的想法,「人性本善」、「大家都是好人」,當女僕英格麗問她:「如果男人對你施暴時,你該怎麼辦?」,艾琳卻是天真的回答著:「那我會把他趕開」,她在和英格麗吵架的過程中還說出了:「我只為喜歡的男人生孩子」,此二段對話卻也為後面的劇情埋下了伏筆。而一直到艾琳被三個意圖不軌的牧羊人強暴,她可能才發現自己的力氣大不過男人,自己無法秉持著處女之身送蠟燭給聖母,自己也無法為喜歡的男人生孩子。她流淚是為了自己逝去的貞潔之身,亦或是怨懟自己的無知。而內心愧疚的牧羊人,卻因害怕而鑄下更大的錯,就是他們拿著棍棒砸向艾琳的頭,並從艾琳的身上剝下了那華美的衣服。此刻的愛琳若可以說話,肯定會向上帝質問這一切的緣由,為何自己及家人如此虔誠卻依舊遭此大禍?只是可能沒有人可以再回答她了。

  而當艾琳被強暴時,目睹一切的英格麗本來可以將手中的石塊擲向牧羊人了,但或許是內心的理智作祟,那股想要她好又不想她好的矛盾想法在心中萌生,也因此而錯過了救艾琳的最佳良機。而那股矛盾想法,或許來自主僕之間那卑微的關係,亦有人認為英格麗是為養女,只是不甘被作為女僕,甚至是渴望得到父愛的忌妒心作祟。

  後來三個牧羊人誤打誤撞的住進了艾琳家,並意圖向艾琳的母親兜售他們從艾琳身上扒下的衣服,發現真相的父親取出了聖衣及聖劍,聖劍並非斬向牧羊人,而是砍向可以消除己身罪孽的白樺樹。而他也並未趁夜晚殺向牧羊人,或許是在向上帝祈禱增加自己的勇氣,又或許在向上帝祈求原諒。而當屠刀刺向牧羊人時,此時這位父親也完全忘卻了上帝的慈悲為懷,取而代之的是憤怒的惡魔。

  而事後,父親、母親及英格麗三人也皆深自反悔,英格麗在父親懷裡懺悔著:「先殺了我吧,我的罪孽比牧羊人深重。是我希望這事發生的,我從小就恨她。我下了這個詛咒而竟然實現,是我和那個邪靈造成的,不關牧羊人的事。」

  母親則是自責地對丈夫說:「我非常愛女兒,超過對上帝的愛。甚至女兒和你比較親,也讓我嫉妒。是我,上帝這麼作是為了懲罰我,是我的錯。」

  這時父親悲傷的嘆息:「這不是你一個人的錯,只有上帝知道真正的罪孽在哪裡!」

  然而,真正的罪孽在哪裡?是艾琳天真的個性所招致?還是此地非要處女送蠟燭獻聖母的習俗所引起?艾琳在一路上就像隻好奇心旺盛的貓,不斷地用指爪嘗試撬開著潘朵拉的盒子,直至她打開了死亡的盒子為止。

  而當父親他目睹現場慘狀,卻又止不住的仰天哭訴:「祢看見了,上帝,無辜孩子的死和我的復仇,祢都看見了。祢坐視一切的發生。我不明白、我不明白祢。但我還是要請求祢的寬恕。我知道除了用自己的雙手之外,別無他法能求得內心平靜,我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可以活著。主啊,我向祢發誓,在我獨生女陳屍之處,要為祢蓋一座教堂作為贖罪的懺悔。我要用灰泥和石頭來建造,用我這一雙手來建造。」他懺悔的事自己犯下了殺人之罪,然而,後來的父親在走入教堂後,腦中浮現的會是上帝莊嚴的面孔,亦或是獨身女慘死的模樣?

父親搬開了艾琳的遺體,卻湧出了一股泉水,是上帝給父親的答覆,亦或是上帝為自己沒有及時的伸出援手而給的一些補償,只是一切都已太遲。


  李安導演認為這是部「安靜、平和、卻又這麼暴力的電影」,與現代電影迥異,它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,就連殺人、強暴等鏡頭,都很平和的帶過,卻讓人可以深刻感受到其中的暴力。此片亦讓我感到鼻酸,尤其是片末母親以手捧起泉水拂去女兒臉上的髒污時,我相信那是世上最真切的母愛。
參考資料來源:

柏格曼官網:http://www.twfilm.org/bergman/films/film_iframe2.html#10

中時部落格:http://blogger.chinatimes.com/onlooker/archive/2007/09/14/197822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016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